tipitaka network ... his life, his acts, his words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sabbe satta bhavantu sukhi-tatta

经藏网络中文简体版:佛教新闻

上一级

被玄奘遗漏的佛塔

小丘上洒满橘黄色的霞光,如同上苍披上的巨大袈裟

报导:《环球时报》驻印度特约记者  张讴  2005年02月23日

佛塔牌楼上的雕刻

曾经遍布印度的佛塔几乎都毁于宗教冲突和时间蚕食,只有位于中央邦莱森平原上的桑奇佛塔躲过了无数劫难。我从新德里乘火车来到了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后,又坐汽车颠簸了46公里才来到这里。汽车停下后,我下车环顾四周,眼前只有一座不足500米的小丘,上面长着几棵古树,如同历史老人的几根胡须,却寻不见佛塔踪影。爬上山顶后,才看到铁栅栏围着大小不一的佛塔,这就是印度现存的惟一古代佛塔群。1989年,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。

印度佛教衰落的祭坛

山顶面积为77184平方米,可让人从容散步。从这里向四周眺望,只见一片平坦原野。古时候这里商贾穿梭,保证有足够的经费建造佛塔。

玄奘当年在印度长达十几年的考察中,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。印度史学家对此大感惊异,于是认定这里并非佛教中心。也许正是它处于佛教文化的边缘,才可以不动声色地保留下了佛教建筑。依据斯里兰卡编年史《大史》和《岛史》的记载,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尚为王储时,有一天他去乌加雅尼处理政务,在毗迪萨城与当地富商的女儿戴维一见钟情,后来娶其为妻,于是在此建庙纪念。依据出土的阿育王石柱和考古发掘,历史学家推断阿育王首先在这里建造了一座红砖佛塔。那座红砖佛塔在公元2世纪时被毁,于是巽伽王朝的佛教徒们开始重修,经过安陀罗王朝、笈多王朝的多次扩建,终于在公元450年建成了这片佛教建筑群。从此佛教灵光在这里漫射了1500多年。无奈石头垒筑的历史也不牢固。佛教的衰落,使得佛塔上长满了杂树野草。到了公元12世纪,那些散漫的根茎在寻找泥土时竟然把佛塔拉扯倒了。小丘慢慢成了印度佛教衰落的祭坛。

英国人发现了桑奇佛塔

直到1818年,英国将军泰勒在莱森平原狩猎时,在这个荒废的山丘上发现了倒塌的石牌坊,认为这里是一个佛教遗址。1851年,英国考古学家卡宁汉对一、二号佛塔进行了发掘。1912年和1919年,印度文物局对文物进行了修复和保护,共确定了50处佛教遗址,形成了现在的格局。其中一号佛塔最具代表性。这个覆钵建筑直径为366米,高度(不含伞盖)为1641米,穹顶中央有一个三层伞盖,伞的四周有一方形围栏。塔的中部和底部各有一圈人行道,中间有石阶相连,人可以上下绕着佛塔行走。最外侧的石头围栏上刻有捐款者的姓名。这大概也算是佛教建筑中较早的商业运作。

桑奇佛塔

一号佛塔的四个入口处分别矗立着四个牌楼。这四座造型优雅朴素的牌楼是桑奇佛塔的精华所在。这些牌楼完成于公元前1世纪。所有牌楼均有两根对称的石柱,高9米多,两根立柱支撑着三道横粱。横粱之间有三根细柱,上面雕刻有人物、马、象等。这些装饰起到横梁的固定作用。

牌楼是象征主义的经典作品

牌楼上的雕刻主题分为四类:《本生经》故事,佛陀生平事迹,佛教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装饰性图案。佛教故事雕刻夹杂着裸露的人物和性感场景,最富有活力的当属裸体药叉女,她神采飞扬,动作舒展自在,让人感受到了原始佛教的开放与活力。

围着牌楼转了几圈,我在这里找了象征主义和符号学的源头。整座牌楼可以说是象征主义作品。在记述佛陀一生的雕刻中却看不到佛陀的形象。有的雕塑只有一匹马,马背上有一把伞,伞下的空白象征着佛陀的存在。雕刻中出现最多的符号是莲花、菩提树、金刚座、法轮和足印。莲花象征释迦牟尼的诞生,菩提树和金刚座象征着释迦牟尼成佛,法轮象征着法轮初转。足印象征着释迦牟尼四处传教的善行和坚忍不拔的精神。

参观完桑奇佛塔后,已近夕阳时分,我独自走下山来,不时回望这座支撑着印度佛教历史的山丘。此刻的山丘洒满橘黄色的霞光,如同上苍给这里披上的一件巨大的袈裟,让人有一种感悟和激动。其实,佛教教义正是释迦牟尼用智慧在人生路上垒起的一个精神山丘

source: http://world.people.com.cn/GB/14549/3203007.html



网络佛教要闻

2009年4月12日,星期日
江苏: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江苏,台湾成功举行

2008年5月25日,星期日
四川:慈济佛光第二批赈灾团相继抵川

2008年5月18日,星期日
四川:汶川大地震 中佛协号召赈灾 台佛团展开捐助


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.
Buddha sāsana.m cira.m ti.t.thatu.